close

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國,並準備在2016年成為引領全球3D列印的經濟體。

3D列印最常被談及的可能性之一,就是其最終是否能使美國及歐洲的公司將相關製造由中國拉回本土。

過去40年來,由於勞力成本的考量,大量的製造流向中國及其他低度開發國家。隨著全球貿易障礙的式微及石油價格的低迷,貨品及資源的運輸變得便宜,西方公司發現在勞力最便宜的地方製造,再將貨品送至西方的消費者,能獲得最大利益,現在中國已是世界第一的製造國,而美國則退居第二。

這是迄今為止的趨勢,但並不表示未來不會改變。

全球貿易大轉變的初期癥兆已經顯現,例如,中國勞力成本上漲的幅度使其已不再是世界上勞力最便宜的國家,但是,這是否意味著其必然會喪失優勢?因為製造的自動化增加,所以企業在考量製造地的時候,勞力成本就不再錙銖必較,另外,油價及運輸價格又變得相當貴,與消費者的距離也開始變得緊要。以上兩項趨勢似乎充分預告美國製造業的復甦,許多企業(包括Apple)已將製造基地移回美國,部分原因可能也在於此。

但是,不要預期中國會如此輕易地讓製造回歸西方國家。

中國將賭注押在自動化,希望利用現有的工業強度,一躍成為全球3D列印的領先創新者,並準備在2016年成為3D列印的最大經濟體。中國已建造出全球最大的3D印表機(一款6米直徑的巨獸,大到可以印出一台車),及數種能夠列印鈦合金結構(包括使用於衛星、火箭及核電廠的零件)的大型工業3D印表機。所以,即使家用3D印表機在西方國家蓬勃發展,中國將致力於維持其大型工業製造(不論該製造是由人或機器人完成)的世界領導者。

此顯示就長期而言,西方國家無法依賴出走海外的製造工作可以回歸本土,就如同我們永遠無法期待被工業製造取代的農業工作可以起死回生。廉價的外國勞力可以被機器人、3D印表機及其他種類的自動化取代,這對製造工作被外國取代的西方與美國的勞工,及進入勞動市場而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而言,不是件能高興起來的事,但趨勢就是這樣

(取材自theweek.com

arrow
arrow

    lazybone19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